不管是豆腐皮的制作還是豆腐的制作,第一步我們都要挑選大豆,要選擇優質無污染,未經熱處理的大豆,以色澤光亮,籽粒飽滿、無蟲蛀和鼠咬的新大豆為佳,我們還應該清除混在大豆原料中的諸如泥土、石塊、草屑及金屬碎屑等雜物,選擇那些無霉點、色澤光亮、籽粒飽滿的大豆為佳。第二步我們就要浸泡大豆。
有的朋友可能會問,為什么要浸泡大豆哪,浸泡大豆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嗎。那就讓我們更多的來了解一下。
大豆浸泡的原因:
在浸泡大豆的過程中,除了可以去除一些豆腥味,殺菌的作用以外,主要是讓大豆吸水,膨脹,然后使其破裂。因為大豆的蛋白質在細胞中呈膠體狀態,每一個細胞組織外是一層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組成的細胞膜。通過浸泡,可以使細胞膜吸水后膨脹,質地變脆變軟,使一小部分蛋白質從內部出來。(只要浸泡的時間不要過長,蛋白質就不會流出膜外,所以不用擔心水中會有蛋白質的成分。)浸泡的過程可便于大豆研磨粉碎后充分提取蛋白質。
大豆浸泡的注意:
1、浸泡用水,一般以豆、水重量比1:2.3為宜。要用冷水,水質以軟水、純水為佳,出品高,硬水出品率幾近軟水、純水的一半。
2、浸泡的水量:浸泡體積一般為大豆體積的 2-2.5 倍,浸泡水不要一次加足。第一次加水以浸過料面 15CM 左右為宜。待浸泡水位下降到料面以下 5-7CM 即可。即浸泡好的大豆達到以下要求:大豆吸水量約為120% ,大豆增重為 1.5-1.8 倍。大豆表面光滑,無皺皮,豆皮輕易不脫落,手觸摸有松動感,豆瓣內表面略有塌陷,手指掐之易斷,斷面無硬心。
3、浸泡的溫度和時間,以淮南地區為例:春秋季度,水溫20℃左右,浸泡12小時;冬季,水溫5℃左右,浸泡24小時;夏天,水溫25℃左右,浸泡8小時。
(注:浸泡時間一定要掌握好,不能過長,否則失去漿原,做不成豆漿。)
另外,在浸泡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堿液,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溶解性,且該反應中等電點的PH為4.3,加入堿液后,可使其遠離等電點,同時又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反應,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效果。
以上就是大豆浸泡的一些注意事項,這個環節主要考慮到了蛋白質的性質,以便充分吸收大豆的蛋白質。